【事迹】在担任复旦大学辅导员期间,她每周为学生写封公开的周记。4年152篇记录日常生活的周记,12万字质朴实在的叮咛,不仅令她赢得了学生的心,更让人读懂了“怎样的德育才最动人”。
【心声】我们工作的意义,不在于毕业的时候有多少学生拿到高薪优酬,而是要让学生知道人生的目标在什么地方,在十年、二十年以后真正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。
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,如何架起“心桥”,使思想政治工作顺利“抵达”学生的头脑和心灵?包涵作出了很好的回答。
在担任复旦大学辅导员的期间,她每周为学生写一封公开的日记,一写就是4年。
没有豪言壮语式的高谈阔论,也没有居高临下式的严肃训话,这152篇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周记,12万字质朴实在的叮咛,不仅令她赢得了学生的心,更让人读懂了“怎样的德育才最动人”。
一本周记与4年的承诺
一边攻读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,一边又要辅导只比自己小4岁的学生。怎样才能与那么多人有效地沟通?除了常规的谈心和班会外,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式?带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对辅导员工作的憧憬,2001年9月16日,包涵写下了第一篇辅导员周记。
这封贴在复旦2001级化学系宿舍楼宣传栏里的周记,引来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。这似乎是一种承诺,但谁也没想到这承诺真的会伴随他们走过4年。
在包涵看来,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,生理上虽已成年,而心理上却仍处于‘断乳期’。“虽然考上了大学,但他们并不因为身份的改变就自然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,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。”包涵自信,对话强过自言自语,交流胜过闭门造车,“这种方法不刻意、不强加,学生既可以自主阅读、思考,又能感觉到辅导员时时刻刻在关注着他们”。
于是,从那天起,时年23岁的包涵,几乎每个周末,都要静坐在书桌前,细细地回忆、思考,然后写下一篇与学生沟通的文字。
大至时事政治,小到身边故事,都可以成为周记的话题;讲述自己的故事、介绍他人的经验、表扬好人好事、批评不良倾向,都可以成为指点迷津的手段。辅导员周记是面向所有学生的,而在学生看来,却好像是辅导员在和他们单独交流,他们看到的是一扇向他们敞开的心之门。学生秦枫说,在周记里看到的老师如此真实、透明,“那里面既有‘望生成龙’的烦忧,也有‘恨铁不成钢’的愤懑。”
也因此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学生也开始期待这“每周一记”,开始在晚上卧谈的时候聊起“每周一记”。对于每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,包涵的周记成了入学须知、教辅材料、上海地图,更成为他们了解学校、了解自己的心灵钥匙。
一座心桥与132名学生的成长
包涵所面对的都是小事,但她知道,在每一件小事后面,都有着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,一个快乐或者苦恼的灵魂。包涵更知道,要让心桥直达学生心底,激起学生共鸣,仅有感性的爱是不够的,更需要的是理性的爱。
一名原本生活简朴的贫困生,在拿到国家奖学金后经常请同宿舍同学吃饭。发现这一状况,包涵特意写了篇周记,从设立国家奖学金的原因讲起,特别讲述了艰苦朴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。登出后,那个贫困生给包涵发来电子邮件:“谢谢老师用这样的方法提示我。”接受请客的同学也给包涵发短信说:“老师,我们以后都会注意生活节俭。”
包涵鼓励学生,“大学生是优秀群体的代表,不仅仅是知识比别人多一点”,“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”。她还告诫学生,“这是一个个性的时代,但不是一个个体的时代;这是一个独立的时代,但不是一个孤立的时代;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,但不是一个自私的时代;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,但绝不是一个散漫的时代”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奋力而争先。”这是包涵每年都要写给学生的一句话。在她看来,即使是平等坦诚的沟通,如果一味重复校园生活的种种,或者喋喋不休于集体观念,也会使人生厌。她清楚,只有与时俱进,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。
于是,每过一段时期,她都会有意识地改变一下周记的格局,引入一些全新的主题。
大一时,周记始终伴随着学生的生活、心态脉动。学习的艰辛、成长的烦恼、军训的疲惫、理想的困惑……学生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包涵的心。
大二时,周记开始关注学生个人生涯发展规划。根据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个人发展的基础分类,为他们打牢思想基础。
大三时,周记瞄准学生的发展目标,正面、反面的事例都能成为思想教育的切入点:上海市评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,包涵借机让学生们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;马加爵事件引发社会关注,包涵告诉学生人生难免磕磕碰碰,关键是“从自己做起,先付出,相信一定会有收获”。
大四时,周记是指南针、是方向标,把学生的志愿谨慎地分离,对有各种计划、打算的学生给出建设性的意见。
包涵所在的集体两次荣获上海市优秀集体称号,她也先后获得了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、“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”、“上海市十佳辅导员”等称号。
但对包涵来说,最珍贵的回应是看到132个学生的成长。“我不需要他们对我心存感激,大学四年,我其实和他们在共同成长”。
不需要感激的包涵,却收获着沉甸甸的感动。毕业时,学生们把所有的周记刻录成光盘,放进了行囊。他们说,包老师的箴言,值得永远珍藏!
一种责任与一场不间断的接力
如今,28岁的包涵是辅导员的“辅导员”,担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学工组组长的她,前不久还被推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。
“我还是我,只是辅导员群体中普通的一员。”包涵说,她现在不写周记了,但“笔头”周记停了,“心语”周记却还在继续。“在带新的辅导员的过程中,我也学到了许多新的方法,比如如何利用网络、QQ群,开设论坛、在线沟通等。”
令她印象很深的是,一位老辅导员为了戒除学生的“网瘾”,专门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息表,从学生起床,到上课、自习、活动;为了落实这个作息表,他每天会定时打电话叫学生起床,然后和他一起去上课。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,彻底戒除了学生的网瘾。“一些传统的育人方式其实很值得我们重新思考、总结。”包涵说。
包涵是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第三批的成员,至今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的制度已经走过了12年。“是学校‘人才工程’使我获得了充分的经验指导,今天我要将这个好传统传递下去,这是我的责任”。
站在新的岗位上,包涵说,她最先告诉辅导员们的是,“我们工作的意义不在于毕业的时候有多少学生拿到高薪优酬,而是让这批学生知道人生的目标在什么地方,十年二十年以后真正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。”
摘自:《中国教育报》